一、檢視氣候績效的指標與方法

由於排碳大戶19的溫室氣體排放量,佔全台總排放量的四成以上,因此檢視排碳大戶的氣候績效,對於台灣是否能達成2050淨零排放至關重要。本報告依據環境部「事業應盤查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之排放源」名單,篩選出獲得永續獎的39家排碳大戶。這39家排碳大戶分屬12個產業,其中半導體業有11家、9家石化工業,兩者合計就占了得獎排碳大戶的一半。(詳細業別分佈請參見附件三

綠盟與台灣氣候行動網絡研究中心發布的《2024企業永續追蹤報告》中,已參考國際常用指標,同時考量台灣政策法規的情境脈絡,建立一套涵蓋三大面向、共十項指標的氣候績效檢核表。本章將以此氣候績效檢核表,檢視各永續獎項得獎企業於2024年度出版的永續報告書中所揭露的氣候績效。

表六、氣候績效檢核表

指標1:承諾在2050年或更早實現淨零排放(範疇一 + 二)


指標2:

  • TCSA氣候領袖獎:2030年的減量目標必須在30%以上,或是有取得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

  • 其他各永續綜合獎:2030年的減量目標不低於24%,或是有取得科學基礎減量目標(SBT)

表七、各獎項排碳大戶得獎者在各項氣候指標的達成率比較

行政院國發會國家永續發展獎
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
TCSA氣候領袖獎
天下永續公民獎
遠見ESG企業永續獎

獲獎排碳大戶家數

4家

38家

9家

2家

3家

明確承諾2050或之前淨零

4家

34家 / 89.5%

8家

2家

3家

設定2030中期目標,且大於24%

4家

24家 / 63.2%

7家

1家

3家

近三年能耗平均進步2%

0家

12家 / 31.6%

4家

2家

1家

節能承諾>=1%

3家

23家 / 60.5%

7家

0家

1家

再生能源使用已達10%

1家

4家 / 10.5%

3家

1家

1家

2030年再生能源目標15%

2家

16家 / 42.1%

6家

1家

2家

註:中期目標因部分企業未提供基準年排放量,因此未進行標準化。

  1. 「排碳大戶」意指在環境部溫室氣體盤查公開資料中,年排放超過2.5萬公噸的企業。篩選門檻可參見:https://ghgregistry.moenv.gov.tw/EPA_GHG/Accession/PublicInformation.aspx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