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Sustainalytics ESG 風險評級
Sustainalytics的ESG風險評級,主要評估未被管理的ESG風險,顯見「治理」在此之中的重要性。
其評級由三大面向構成:重大ESG議題(Material ESG Issues, MEIs)、公司治理,以及特殊性議題。最終評分方式是「曝險度」減去「已管理風險」,得出「未管理風險」,分數越低代表風險管理能力越好。評鑑中的「商業倫理(Business Ethics)」是許多產業的關鍵評估項目。而「特殊性議題」更是衡量公司治理能力的重要標準,檢視企業對於重大貪腐醜聞等特殊突發事件的處理能力,可能大幅衝擊企業評分。10
Sustainalytics同時設有爭議事件研究機制,每日追蹤全球超過70萬則新聞,並將案例分為三級:單一的「事件(Incidents)」、多次發生的「事態(Events)」,以及最高層級的「爭議(Controversies)」。
評級的方法論明確指出,「賄賂與貪污」是可能觸發「事件」的關鍵因素,若屢次發生,將演變成「爭議」,而直接增加「未管理風險」,導致評級在一年當中隨時可能被調降,甚至引發聲譽受損、投資人撤資或客戶流失。11
下表整理了部分曾獲國內永續獎的台灣高碳排企業在Sustainalytics的評級。多家企業的「商業倫理」或「公司治理」面向被列為重大 ESG 議題,且部分企業存在「中等」程度的爭議事件,顯示其在風險管理上仍有改善空間。
表一、曾獲國內永續獎的台灣高碳排企業在Sustainalytics的評級
南亞塑膠
24.5
中等風險
公司治理、營運碳排放、職安健康
2(中等)
遠東新世紀
16.5
低風險
公司治理、產品環社影響、營運碳排放、商業倫理
2(中等)
台灣水泥
23.4
中等風險
產品環社影響、營運碳排放、商業倫理、公司治理
2(中等)
亞洲水泥
26.8
中等風險
營運碳排放、產品環社影響、公司治理、水資源利用
2(中等)
資料來源:Sustainalytics官方網站,截至2025-06-27。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