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氣候/能源治理與公益性的結合

目前各縣市政府之氣候與能源政策,較未從整體角度納入公益性思考,主要為設備汰換、補助等方式,諸如節電夥伴計畫中的弱勢家庭老舊燈具汰換與用電輔導等項目為主。能轉盟觀察到部分縣市有以廠商發起的公益性案場,但地方政府著力較淺,未來地方政府可積極扮演廠商、綠能與公益性結合之平台,發揮資源整合以及主動性。此外,地方政府亦逐步將公正轉型議題納入推動能源治理與公益性結合之內涵,試圖觸及與找出更多利害關係人,媒合相關資源。

  • 亮點案例:屏東縣、新竹縣-因地制宜的防災型微電網設置

    以屏東縣來說,縣府主動針對部落投入防災相關資源,截至今年(2022)7 月,已落成共11處部落防災型微電網,以增加部落抗災能力、提供緊急照明、行動通訊等設備,以爭取救援時間。新竹縣尖石鄉秀巒與五峰鄉花園部落,亦建置防災型微電網,可獨立供電3天,做為避難之用。

  • 亮點案例:宜蘭縣-促進地方就業與社會福利的綠能計畫

    宜蘭縣則於宜蘭縣清水地熱園區促參案中明定,廠商履約條件將雇用宜蘭縣員工人數,達電廠40%以上,以促進地方就業,並要求與在地或弱勢團體,免費參觀電廠及教育館、學術合作與交流等公益結合(註)。此外,宜蘭縣於106至109年共補助14案(10處社福機構、1處社區)陽光綠益計畫,每案補助95萬元,累積補助經費1,330萬,設置太陽光電裝置容量438.76kWp。 註:宜蘭縣政府辦理清水地熱促參案,引起附近原住民部落的反彈。根據媒體於今年(2022)7月26日報導,此區域附近的原住民部落質疑,園區為原住民傳統領域,開發需經部落同意,且應由公部門以公共造產方式經營,才能提供與確保部落居民工作機會和造福地方。宜蘭縣政府回應近期內會加開公聽會,接續與地方溝通,何時完成促參委外,尚無明確期程。新聞來源:公共電視,宜蘭清水地熱擬促參委外經營地方反彈 縣府允諾再辦公聽會,2022/7/26,https://news.pts.org.tw/article/592011

Last upda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