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企業永續追蹤報告
  • 🔎2024企業永續追蹤報告
  • 目錄
  • 一、前言:為何要關注企業漂綠議題?
    • 一、前言:為何要關注企業漂綠議題?
    • 何謂漂綠?
    • 國際反漂綠趨勢
    • 台灣現況
  • 二、台灣四大永續獎介紹與評析
    • 二、台灣四大永續獎介紹與評析
    • (一)各獎項簡介及各別優缺點簡評
      • 1. 國家永續發展獎
      • 2. 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之「永續綜合績效獎」及「氣候領袖獎」
      • 3. 天下永續公民獎
      • 4. 遠見ESG 企業永續獎
    • (二)各獎項綜合評析
    • (三)小結
  • 三、企業「環保與勞動法規遵循」檢視方法與綜合評析
    • 三、企業「環保與勞動法規遵循」檢視方法與綜合評析
    • (一)本報告採用的法遵檢視邏輯與機制說明
    • (二)四大永續獎得主之整體表現
    • (三)嚴重違規及重大職災之案例
      • 1.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 2.中華紙漿股份有限公司
      • 3.環球晶圓股份有限公司
      • 4.台灣糖業股份有限公司
    • (四)小結
  • 四、企業「氣候績效」檢視方法與綜合評析
    • 四、企業「氣候績效」檢視方法與綜合評析
    • (一)本報告採用的氣候績效指標
      • 1.公開明確地宣佈氣候承諾
      • 2.氣候行動
      • 3.氣候相關資料透明度
    • (二)四大永續獎得主之整體表現
      • 1.各獎項整體狀況
        • (1)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之「永續綜合績效獎」整體表現
        • (2)TCSA台灣企業永續獎之「氣候領袖獎」整體表現
        • (3)天下永續公民獎整體表現
        • (4)遠見ESG企業永續獎整體表現
        • (5)國家永續發展獎整體表現:
        • (6)各獎項排碳大戶氣候績效總結
      • 2.個別指標案例介紹
      • 3.綜合討論
        • (1)半導體產業
        • (2)難減排產業
    • (三)小結
  • 五、總結
    • 五、總結
  • 六、附錄
    • 附錄一、落實聯合國高級別專家組(HLEG)「誠信第一」報告:企業淨零承諾檢核表
    • 附錄二、國際知名組織評比的企業氣候績效指標
    • 附錄三、國家永續發展獎要求報名企業填寫的「近三年無重大法律違規檢核聲明表」
    • 附錄四、2023年四大企業永續獎介紹
    • 附錄五、各永續獎得獎企業環保與勞動法規遵循狀況
    • 附錄六、中油、華紙與台糖2022年的環境裁處紀錄
    • 附錄七、永續獎得獎企業氣候績效
  • 關於此報告
    • 發行資訊
    • 免責聲明與使用條款
Powered by GitBook
On this page
  1. 三、企業「環保與勞動法規遵循」檢視方法與綜合評析
  2. (三)嚴重違規及重大職災之案例

1.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Previous(三)嚴重違規及重大職災之案例Next2.中華紙漿股份有限公司

Last updated 11 months ago

2022年中油共違反環保法規42件,總計罰1,866萬2,000元,包含設備元件洩漏揮發性有機物(VOCs)超標八次、製程或防制設備操作不當產生明顯粒狀污染物(黑煙)九次、異味超標二次、空污連續監測超標二次,排放廢水超標三次,及仍有七處土壤及地下水整治場址、十處土壤及地下水控制場址。

違反勞動法規的部分,共違反勞基法五次、職安法九次,包括操作不當導致乙烯洩漏火災事故,造成作業人員灼傷災害;壓縮機注入天然氣作業,有發生爆炸危害之虞,未保持操作設備良好性能等。另外2022年10月還有發生一起嚴重氣爆事件,因開罰時間在2023年,故未計算在2022年的違規事件中。

中油的環境污染及工安爭議是長久以來的問題,四年共有183件環保違規紀錄,其中設備元件VOCs洩漏51次,佔27.9%;製程或防制設備操作不當,產生明顯粒狀污染物(黑煙)26次,佔14.2%;以及43件違反職安法的紀錄。中油作為國營事業,應有更多技術與資源進行改善,且其產業特性屬易燃、易爆、有毒化物的高風險製程,更應積極做好改善與管理,但顯然距離社會大眾對「永續」的期待,還有很大的差距,且相較同產業其他公司的污染及違規情形嚴重許多,難以做為表率。

而30萬以下的違規事件,對環境及勞工作業安全的影響程度不一定較低,例如有一筆罰22.5萬的違規事件,係因乙炔吸收塔管線洩漏,克漏作業不慎產生火警,導致乙烯燃燒不完全產生大量黑煙,造成空污,同時也造成作業人員灼傷,違反職安法遭罰。這樣的事件算不算因營運缺失造成重大罰款,而須揭露呢?若僅以罰款金額認定是否揭露,恐會有誤導其對環境的負面影響,及誤判公司治理能力的風險,建議中油作為國營事業,應詳實揭露所有的違規紀錄。

法規遵循、環保法令遵循、空氣污染防制、重大事件管理,均是中油自行鑑別出的重大關鍵議題,不僅實際的永續作為尚有大幅改善空間,其隱匿負面資訊的行為,也不該獲得永續獎的認可,但中油不僅獲得TCSA的永續綜合績效獎,也獲得TCSA永續報告獎,令人對於得獎標準感到困惑。

此外,國營事業亦應帶頭提升資訊揭露透明度,作為民營企業學習的榜樣,但中油永續報告書不僅未如實完整揭露環保違規事件,還刻意降低重大罰款事件數量,有PlanetTracker列舉漂綠行為中,隱藏或選擇性地揭露自身的永續相關資訊之虞。中油先自行定義「罰金30萬以上的違規事件為重大罰款事件」,於永續報告書中宣稱2022年因營運缺失造成的重大罰款事件共有6件,總計罰金1,045.9萬。但根據「透明足跡」網站的資料,該年度30萬以上的環保違規紀錄共有23件,總計罰金1,667.4萬(請參見)。且其餘未揭露的違規事件中,罰金超過30萬以上的仍有12筆,最高為罰金112.5萬,其中可能包括6筆訴願中的事件。

之所以認為中油有刻意降低重大罰款事件之虞,是由於其宣稱重大罰款事件共有6件,但其實是中油把同一天收到的罰單加總計為一件,因此實際的違規事件為15件。以報告書揭露的第二件為例:石化事業部林園石化廠,罰238.5萬元,是2022年4月13日收到五筆罰單加總的結果,包含2021年10月21日異味超標,罰58.5萬、2021年12月29日廢氣燃燒塔操作熱值不足,不符合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罰22.5萬、2022年2月16日三個設備元件洩漏,揮發性有機物超標,罰67.5萬、2022年2月17日四個設備元件洩漏,揮發性有機物超標,罰67.5萬、及2022年2月23日廢氣燃燒塔操作蒸氣與廢氣比逾限,不符合揮發性有機物空氣污染管制及排放標準,罰22.5萬。(其餘請參見)

附錄六
附錄六
圖片來源:,2022/10/28,劉學聖攝。
資料來源:台灣中油股份有限公司,。
人間福報
2023永續報告書